“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背景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基于多重国际与国内因素。
(一)“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国际环境
1.应对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新变化
全球金融危机后,国际秩序仍处于深度调整之中,新兴经济体参与全球治理的作用不断增强。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120多个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我国的经济利益边界已延展到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等世界各大区域。未来通过全方位对外开放大战略维护并拓展自身利益是我国面临的一项迫切任务。“一带一路”将成为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依托,通过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开展经济合作,密切彼此之间的经济联系,形成相互依赖的利益纽带,为提升我国在全球事务中的话语权和主导权创造条件,将有利于我国确立在世界经济合作新格局中的地位。
2.应对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
全球金融危机后,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日益加快,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掀起了“TPP”和“TTIP”等区域贸易安排新浪潮,合作地域之广、合作领域之宽,合作水平之高前所未有。而广大欧亚地区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或新兴经济体,基于地缘和发展水平的限制难以加入到如此高水平的区域经济合作之中。与此同时,他们迫切希望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以激活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迅速提升经济发展水平。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以中国扩大开放为契机,在推动本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与“一带一路”区域内国家建立相互融合,更加紧密的经济联系,为各国发展创造新机遇,也为其参与广泛的区域经济合作搭建了新平台。
2014年8月,习近平主席访问蒙古国时提出“搭车论”,希望各国搭乘中国经济发展的快车,带动其发展,实现互利共赢。“一带一路”的实践将有利于消除中国威胁论,树立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一带一路”建设将为我国经济发展与国际合作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二)“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国内环境
1.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
2014年4月,我国首次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我国的对外开放战略也根据新形势的需要,以维护国家安全为目标进行调整。2014年5月,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中国国家安全研究报告(2014)》,指出,中国面临十分复杂的海洋安全环境,霍尔木兹海峡和马六甲海峡是中东和非洲输出石油的必经之路。目前我国约80%的能源进口及进出口货物需经过马六甲海峡,此地水路狭窄,极易封锁,我国在两处海峡的航路安全完全受制于人。虽然我国已开通了中哈、中俄和中缅石油管道,加强了我从中亚、东北亚和海上石油的进口安全,但通过上述通道进口的原油仅占我国原油进口总量的20%左右,我国海上石油运输安全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维护海上咽喉通畅的实力亟待进一步增强。“一带一路”建设,尤其“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将有利于提升我国陆路运输通道的能力,降低海上运输通道的压力,从而实现陆海运输的平衡发展,增强国家安全保障。
2.提升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需要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4年,我国累计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1028.9亿美元,同比增长14.1%,而同期我国实际使用外资1195.6亿美元(未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数据)二者已十分接近,这预示着中国将很快成为资本净输出国,由此我国的对外开放也将进入新阶段。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分工与贸易将成为我国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方向,也将形成优进优出开放型经济新格局,从而促使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在更高层次上实现深度融合。“一带一路”开放战略将深化我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基于产业链的合作,通过中国装备走出去和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有利于我国打造产业升级的2.0版,同时也可为广大展中国家提供经济适用技术和资金支持,加速工业化进程,实现互利双赢。
3.实现我国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需要
2014年5月1日,李克强总理在《关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若干问题》一文指出,过去30年来,我国对外开放主要在沿海地区,内陆和沿边地区对外开放相对滞后。尽管我国实施了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和一些中部省份增长速度加快,但是我国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不平衡仍在加剧。2013年宁夏、青海、甘肃、贵州、新疆、云南和重庆7个省区的GDP总和仍低于山东省的GDP。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可使中西部地区由对外开放的末梢变为前沿,激活其发展潜力,加速其对外开放进程,扩大开放的区域和回旋余地,利用全球市场为我国创造的机会,全面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拉动中西部地区实现快速发展,缓解区域之间经济的平衡,为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 上一条 上一篇:快消品亏损Top20出炉:酒仙网成最大亏损户
- 下一条 下一篇:马云走上国际战场 阿里东南亚激战亚马逊